美国2015年膳食指南真的取消对胆固醇的限制了吗?
2015年之前,美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不要超过300毫克(相当于1.5个鸡蛋)。最新的膳食指南不再对胆固醇摄入量进行限制,于是各种推文纷纷出炉为胆固醇“平反”。
如果真的因为这些信息而忽略之前对胆固醇的警告的话,你会后悔的。
胆固醇是动物细胞的必要成分,所以它存在于所有动物性食物中,而且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。
因为胆固醇的必需性,所有动物,包括人,可以合成100%所需要的胆固醇。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的自己的手里!如果我们的身体不能合成的话,两天不吃就会饿死的!
不幸的是人体没有分解胆固醇的能力,只能通过较为复杂的途径排出胆固醇。所以在完全能够自身合成的情况下,如果大量摄入,会面临体内胆固醇升高的危险。
高血液胆固醇与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。三个美国大型临床研究跟踪了8万人,发现当血液胆固醇大于6.2mmol/L,冠心病死亡率比低于5.2mmol/L的人高出1~2.6倍。
为减少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,300毫克胆固醇曾经被定为每天建议摄入的上限。
可是2013年发表的一篇荟萃研究发现,膳食胆固醇与血液胆固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。于是在2015年初发布的为美国2015-2020膳食指南征求意见的科学报告中,原来对胆固醇摄入的限制被取消了。
膳食胆固醇和血液胆固醇真的不相干吗?这不合乎逻辑呀!
科学家已经知道,长期少摄入或不摄入胆固醇的人,比如说素食者,他们的血液胆固醇远低于长期吃肉的人,而且他们胆固醇的指标随食肉-食鱼-蛋奶素-纯素趋势递减。
健康新生儿、野生灵长类没有或基本没有摄入过含胆固醇的食物(动物性食物),他们的血液胆固醇在2.6-3.6mmol/L的范围,远远低于当前约4.9mmol/L的国人平均值。而70年代,中国人平均血液胆固醇为3.3mmol/L,当时我们摄入很少的动物制品。
实际上一项1992年发表的荟萃研究发现,膳食胆固醇越高,血液胆固醇越高,直到饱和。(如图)
是什么造成了1992年和2013年两篇文章的区别?
主要有两点:
1. 当血液胆固醇趋于饱和时,膳食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的影响变得不敏感。所以膳食胆固醇多一些或少一些,对血液胆固醇影响不大。
近年进行的临床试验的对象,主要是现代西方人,刚好属于这种情况。
2. 在一顿动物性餐食后,血液胆固醇会迅速飙升,但是由于高胆固醇对血管壁有很大伤害,我们的肝脏会努力工作,尽量把血胆固醇拉下来。
这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。也就是说在餐后的数小时内,升高的胆固醇真的会对血管壁造成破坏。
因为多数临床研究使用受试者空腹胆固醇的指标,也就是抽血的事件距离上一餐相差8个小时以上。这时胆固醇已经回到较低的范围了。于是膳食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的改变没有被记录下来。
短期没有显著变化不等于长期不出现显著变化。
此外,在动物制品中,胆固醇和饱和脂肪是相伴相随的。摄入胆固醇就意味着同时摄入了饱和脂肪。摄入饱和脂肪也会升高血液胆固醇。
因此取消对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,并不等于取消对动物性食物摄入量的限制。
2016年发表的美国2015-2020膳食指南最终版本,仍然取消了对胆固醇摄入量限制,但是后面还有一句:
每个人应当尽量避免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。
“individuals should eat as little dietary cholesterol as possible while consuming a healthy eating pattern.”
因为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,实际上新的膳食指南建议大家要尽量吃素!
虽然动物性餐食导致的高血液胆固醇不一定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,但是长期下去引发的血管硬化,是多种致死或致残疾病的根本原因,包括中风、心梗、冠心病、部分老年痴呆、腰椎间盘退化等等。
当今,心血管疾病已经是近一半中国居民的死亡原因,而且仍处于上升的趋势。
保护我们的血管,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,也是对家人的负责。
若干年后,当周围的人因为心血管病而痛苦时,你会庆幸当初有人提醒你对美国膳食指南的正确解读。
参考文献:
JAMA. 2000 Jul19;284(3):311-8.
http://health.gov/dietaryguidelines/2015-scientific-report/
http://health.gov/dietaryguidelines/2015/guidelines/
Am J Clin Nutr.2013 Jul;98(1):146-59
Arq. Bras. Cardiol. (2007) 88(1):32-36
J. Am. Coll. Cardiol. (2004) 43(11): 2142
坎贝尔博士《救命饮食》
Am J Clin Nutr. 1992;55:1061
BMJ 1997;314:112–7
http://www.stats.gov.cn/